炎症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炎性皮肤病模型

四川格林泰科提供成熟的皮肤内分泌疾病,包括银屑病小鼠模型和硬皮病小鼠模型。我们的模型经过多方验证,所有动物均在AAALAC认可的动物设施中饲养,并参照GLP管理标准进行体内药效学评价。


炎性皮肤病模型

1、银屑病小鼠模型——咪喹莫特诱导模型

四川格林泰科提供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模型,该模型是BALB/c小鼠背部剃毛后的皮肤上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5~7天后动物出现类似临床银屑病人皮损的表现,包括红斑、肥厚和脱屑,并且与人类早期和晚期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相似。IMQ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已成为临床前研究中使用广泛的银屑病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性价比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但该模型不适合用于长期药效试验的观察模型。

模型特征:出现皮损现象,表皮层增厚、细胞角化不全、新生血管发生,T细胞亚群的炎症浸润,表皮IL-17A、 IL-17F和 IL-23 基因表达量上升。


检测指标

(1)皮损严重程度(PASI)评分

(2)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

(3)免疫组化染色:MPO、CD3+等

(4)实时荧光定量PCR:皮肤组织IL-17A、 IL-17F、IL-23、 TNF-α、IFN-γ、IL-6、IL-17表达量


案例展示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背部外观

图1. 咪喹莫特诱导后3、5、7天的BALB/C小鼠背部外观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组织病理学

图2. 组织病理学(HE染色)


2、硬皮病小鼠模型——博来霉素诱导模型

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是一种碱性糖肽类化疗药物,体外实验表明,BLM可使皮肤和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和纤维黏连蛋白基因表达亢进。通过对小鼠背部中央区皮下注射BLM,一天一次,连续注射数周,即可成功构建硬皮病模型。注射部位皮肤增厚变硬,弹性变差,毛发不见生长。博来霉素诱导硬皮病模型具有造模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广泛用于硬皮病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前药效评价。

模型特征: 棘层肥厚,真皮层增厚,胶原纤维变粗变大、均质化,毛囊减少,脂肪层变薄直至消失,炎症细胞浸润等。


检测指标

(1)注射部位病理学检查:HE染色、Masson染色、甲苯胺蓝染色;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GF-β;

(3)注射部位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4)血清ANA和ENA多肽抗体谱测定。


案例展示

博来霉素诱导硬皮病小鼠模型

博来霉素诱导硬皮病小鼠模型


参考文献

1. 冯艳, 王傲, 李思彤,等. 银屑病小鼠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v.18(04):95-98.

2. 吴剑平, 谢倩, 陈林,等. 咪喹莫特对BALB/c和C57BL/6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比较[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 28(09):4-9.

3. 曹华, 郑捷. 局部注射博来霉素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1(8):469-473.

 


版权所有 © 2022 四川格林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 15033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