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38080916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CRO服务>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模型

四川格林泰科提供多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以及多种体内血栓模型,包括动静脉旁路血栓、FeCl3诱导血栓,电流刺激血栓、深静脉血栓、脑血栓等,用于抗栓药物体内及体外药效学研究。

 

血栓介绍

血栓是指血管内血液细胞、纤维蛋白等发生病理性凝块,形成栓块,限制或阻塞血液流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血栓发生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病症,比如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心肌梗塞(MI)等,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主要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种血栓形成机制不同,治疗方式也存在差异。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内皮功能障碍和凝血系统激活有关,血栓富含血细胞,被称为红色血栓或凝固性血栓;动脉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活化有关,被称为白色血栓或血小板血栓。血栓的病因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异常、血液凝固性增加、遗传因素、获得性血液高凝状态(如晚期癌症、重大创伤等)。

 

可提供的血栓模型

常见的血栓动物构建方法包括电流损伤法、结扎法、化学损伤法、机械损伤法等。格林泰科提供血小板聚集实验和多种动物血栓模型,满足多种抗血栓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需求。


1、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常用于评估激动剂或拮抗剂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是通过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诱导剂,模拟血管损伤后血小板激活过程,从而评估供试品对诱导剂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常见的诱导剂包括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ADP(二磷酸腺苷)、凝血酶、瑞斯托霉素等。


2、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

电流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是通过刺激颈动脉壁造成血管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活性物质,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混合血栓。该模型复制的大鼠动脉血栓与人类动物血栓具有相似性,适合用于抗血栓药物筛选及评价。

①大鼠体内抗血栓形成试验

大鼠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利用1 mA电流进行刺激,记录成栓时间及血管完全阻塞时间。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试验可用来评估药物在大鼠体内的抗血栓形成效果。

①大鼠体内溶栓作用试验

大鼠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利用1 mA电流进行刺激,当血管完全阻塞且血栓稳定5min后给予供试品,观察血管再通情况,评估药物在大鼠体内的溶栓作用。


3、动静脉旁路血栓(A-V shunt)模型

大鼠/兔子麻醉后,暴露颈总动脉和静脉,血管夹阻断血流后,穿入含栓线的导管。打开血管夹使血液在导管中由动脉流向静脉。动静脉搭桥完成后,取出血栓并称量血栓湿重,检测出血时间和出血量。


4、FeCl3诱导颈动脉血栓模型

三氯化铁诱导血栓模型是利用铁离子损伤血管内膜,造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大鼠/兔子麻醉后,暴露左侧颈总动脉,将浸透三氯化铁溶液的滤纸片贴在颈动脉诱导兔颈动脉血栓模型。三氯化铁血栓模型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优点,且接近临床自发性血栓的组织形态特征,适合血栓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以及开发抗凝、溶栓治疗药物。


5、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呈现高凝状态,流动缓慢,静脉回流出现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大鼠/兔子深静脉血栓(DVT)模型是研究人类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重要模型。动物麻醉后,行下腔静脉狭窄手术,24小时候采集血栓称重,肝素钠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栓湿重与血栓干重有显著降低(图5)。

 

检测指标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血栓重量(湿重、干重)

出血时间

凝血功能

皮肤血流等

 

案例展示

1、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试验

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jpg 

图1 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给予10 mg/kg rt-PA处理后,大鼠血管完全阻塞时间显著延长。

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jpg 

图2 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给予10 mg/kg rt-PA处理后,大鼠血栓开始形成时间显著延长。

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jpg 

图3 电刺激诱导大鼠血栓模型。给予10 mg/kg rt-PA处理后,大鼠血栓完全溶解时间形成时间。


2、FeCl3诱导颈动脉血栓模型

FeCl3诱导兔颈动脉血栓模型.png 

图4 FeCl3诱导兔颈动脉血栓模型。A&B为血流量的改变,C为血栓重量,D为出血时间。


3、兔深静脉血栓模型/兔DVT模型

兔深静脉血栓(DVT)模型.jpg 

图5. 兔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欢迎联系我们,共同探讨您的抗血栓新药研发项目,体验我们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郭朝锋. 三氯化铁动物血栓模型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6):537-539.

2. Ayyoub S, Orriols R, Oliver E, Ceide OT. Thrombosis Models: An Overview of Common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 of Thrombosis. Int J Mol Sci. 2023 Jan 29;24(3):2569. doi: 10.3390/ijms24032569. PMID: 36768891; PMCID: PMC9917341.

3. 周光兴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2 四川格林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5033598号-1